Featured image of post 樂合溪

樂合溪

位於玉里鎮樂合村,原住民稱此地為 Halawan。

樂合溪切穿海岸山脈出露兩個岩層剖面:火成岩形成的都巒山層、沉積岩形成的蕃薯寮層

右方為都巒山層之砂岩夾礫石,左邊部分為都巒山層之再堆積的火山碎屑岩。
右方為都巒山層之砂岩夾礫石,左邊部分為都巒山層之再堆積的火山碎屑岩。

都巒山層

枕狀玄武岩(pillow lava)、火山角礫岩。

  • 下部:枕狀玄武岩、火山角礫岩為火山噴發後直接堆積的火山碎屑岩(pyroclastics)。
  • 上部:火山礫岩與火山碎屑岩屬於再堆積的火山碎屑岩(epiclastics),表示經過風化侵蝕作用後沉積的岩層。

再堆積火山碎屑岩。
再堆積火山碎屑岩。

枕狀玄武岩(Pillow Lava)

玄武岩(basalt)在海底噴發,當時最外部先冷卻,內部還是岩漿。完全冷卻後形成枕狀玄武岩,後抬升至地表。

枕狀玄武岩。
枕狀玄武岩。

都巒山層的岩像與標準露頭位置

  1. 石門、八仙洞的火山角礫岩
  2. 石梯坪的凝灰岩(火山粒、火山彈)
  3. 鱉溪的再基性火山碎屑岩(火山噴發即將結束或結束時再堆積)

其中鱉溪為秀姑巒溪的支流。樂合溪露頭的產狀與鱉溪相同,所以稱此地為鱉溪的再基性火山碎屑岩,而此地的火山碎屑堆積形成砂岩。

蕃薯寮層

特徵為砂頁岩互層。

蕃薯寮層之沉積岩。細顆粒,以頁岩為主。
蕃薯寮層之沉積岩。細顆粒,以頁岩為主。

參考資料

劉瑩三教授於地質野外調查講解內容。

陳文山主編(2016)。《臺灣地質概論》。中華民國地質學會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使用 Hugo 建立
主題 StackJimmy 設計